close

這句話的原始版,是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在競選期間幕僚抨擊對手老布希的名言:"笨蛋!問題在經濟(It's the economy, stupid)".我認為在東方文化中即使要批評別人的不是,也可以含蓄一點,所以強烈建議在翻譯上把"stupid"這個字轉成"拜託...",氣氛類似,但避免了被控誹謗的危險.

但是我到底在勸誰?這兩天的整形相關新聞可熱鬧了,一下子有人雷射溶脂燒斷了神經(相關新聞),一下子美女前主播被飛梭雷射弄花了臉(民視新聞).昨天各大電子媒體幾乎可以在群英辦聯誼了!大家都想知道問題到底出在那裡,有人忙著問雷射溶脂安不安全,有人想找儀器拍個過癮.

其實每當整形療程出了問題,我最怕那種"以偏概全"式的快速結論,彷彿只要把責任推給某一個因素,消費者便可以放心躲避,新聞熱潮也才能速速退位.以這兩個個案為例,許多人質疑手術出包應該是"儀器"有問題,然而,儀器是沒有生命的,它不會自己激出光束攻擊人類,進而統治地球,更何況一個好的整形外科在挑選儀器時,絕對會慎選信任的廠商、反覆試用各種推薦的機種,最後才選定對治療最有幫助的那一組.所以囉!負責操作儀器的人,是不是才應該站出來,親自扛下"醫療失誤"的這口鍋?

我個人認為,泛整形療程(包括醫學美容、微整形和整形手術)之所以用"整形"為名,在精神上必定是有"讓整形專科負責執行"的意涵.在我的健康史上,即使只是洗牙,我一定堅持找最信任的牙醫關醫師動手,有傷風感冒時,耳鼻喉科蕭醫師總是細心為我上藥再送我一隻棒棒糖和擦眼淚的面紙,而我曾經臉上長了個疣多年不退,是教學醫院的皮膚科大國手林醫師幫我用液態氮冷凍消除.

每位醫師都一定是在自己的專修領域最為熟稔.同理,當你想要整形時,應該找那一種專科醫師?

然而我也曾給知名婦產科女醫師看了診,一週後"生"出一大片她忘記拿出來的檢驗用棉片,而整形專科醫師發生醫療糾紛的新聞,更是時有所聞.所以"專科"與否絕對不等於100%的品質保證(跨科醫師中一定也有大器晚成的高手),但至少從機率上看來,它是消費者選擇醫師時,風險相對較低的第一道關卡.

昨天當記者在群英聯訪時,攝影大哥選了一面牆當背景,請陳大正醫師"站在這些獎狀前面",我笑著指正"那不是獎狀,那是醫師們的整形專科執照",但事後回想,其實攝影大哥並沒有錯,經過整形專科紮實訓練的洗禮,誰說這一張張得來不易的證照,不是醫師們辛苦贏來的獎狀呢?

DSC00153.JPG (群英的【獎狀牆】-整形外科專科醫師執照,也是對客戶最基本的承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c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