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還是得承認這個世界男女有別,不然名主持人陶子豪氣對槓男性聽友的內容也不會變成新聞(蘋果日報).然而在某些方面,我其實是贊同兩性世界差異化的,今天的陶子事件,竟外的觸動我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小小心得...

在男性的社群中,不論年紀,互稱對方為【兄】是一種較顯親近的尊稱與禮貌,就像連戰先生稱當選總統前的馬英九先生【英九兄】,並不會有人跳出來哈哈大笑,掰著指頭算誰年紀大、誰該稱誰【兄】,而如果看到兩個男人你稱我【育昇兄】,我稱你【化民兄】,也不會讓人煩惱【怎麼會兩個人都做哥哥,那誰要當弟弟】的邏輯問題.

女人的世界可不一樣了!沒錯,女人之間也會親膩的以姊妹相稱,像我會稱長我不到兩歲看起來又比我年輕的Michelle【阿姊】,也會喊年近五十但永遠是不老妖精的妮可【妹子】.這是女性姊妹淘小圈圈裡獨有的默契,女人只有在這種時刻不會臉紅脖子粗的爭辯【其實我沒有老到被稱姊】.

那麼,多跨一步離開這個親密圈之後,女人之間到底怎麼稱呼對方才適切?根據經驗,大至可歸成三種款式(本篇不討論男性稱女性為姊的恐怖代價):

1.【逢人便喊姊】型:有些人喜歡逢人便喊【姊姊】,一方面自己年齡的確不大,另一方面希望增加社交關係的親密感
2.【永遠自稱姊】型:這類女性充滿自信,不太在意別人口頭上的年齡,加上確實累積了很有價值的人生閱歷,只要面對看起來小一點的女生,都會親切的自稱為姊,緩和對方的壓力
3.【不亂認親戚】型:這種類型的女人絕對不會出錯,遇到人只喊名字、頭銜,不刻意改變關係,避免任何可能的尷尬

類型一的人風險高,有時姊字一喊出來,聽者可能心中酸泡直冒,要不就是誤以為年齡穿幫焦慮起來,要不則是暗自思忖【我應該比妳年輕吧】,一不小心原本想要破冰反而變成心結,弄巧成拙的機率不可謂不高.類型二的人通常在歷練上已有【大姊頭】風範,旁人只有在疼惜與表達親密時,才會出言糾正【我應該比妳老】.

更可怕的在後頭.現代醫療技術發達,一個簡單的微整型就可以讓女人看起來年輕十五歲,由【姊】變【妹】,六十幾也像六年級!昨天好友高齡八十的美女奶奶來注射肉毒桿菌消抬頭紋.賴院長說她只要多吃一點長點肉就會更漂亮,不建議治療,但她小女孩似的表示【身邊姊妹淘都打,我也要】,注射完半小時後,額頭上的紋路明顯減輕不說,心情愉快的奶奶身心都年輕好多好多,這時如果有人誤以為她六十幾,我一點也不意外.

男性世界互稱兄長,出錯率幾乎為零,但在女人圈【姊】字一喊,變數多多,不可不慎,這也是男女有別的一種吧!下次遇到不熟(甚至沒有見過面)的女性,喊【姊】前還是要三思啊!以我為例,我不是怕別人把我叫老了,而是搞不好,我其實是阿姨輩呢!呵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c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